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在智商测试中胜过人类******
新华社讯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衡量智力的一系列推理测试中,自回归语言模型“生成型已训练变换模型3”(GPT-3)的成绩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该程序利用深度学习生成类似人类语言的文本。
由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研发的GPT-3有很多用途,包括语言翻译和为聊天机器人生成文本等。GPT-3有1750亿个参数,是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模型之一。
这项新研究在常识、美国高校入学资格考试(SAT)成绩和智商这3个方面比较了GPT-3和人类的表现。发表在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3个类别中,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成绩都高于人类。
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发现,GPT-3展示出了惊人的抽象图案归纳能力,在解答大多数题目时表现和人类不相上下,甚至更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像GPT-3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已经具备用零样本学习方法解决一系列类比问题的初步能力。”该报告有待同行评议。
研究小组还说,GPT-3“通过与生物智能截然不同的路径,被动形成了类似人类类比推理能力的机制,尽管它并未在这方面经过明确训练”。
这项研究发现,能够回答大多数问题甚至为人类起草论文的GPT-3,在从头开始回答问题和回答多选题时的表现超过了人类。
人工智能专家、作家艾伦·汤普森博士说,GPT-3的智商超过120。毫无疑问,这属于“天资聪慧”。
宁夏建设“三个国家级平台” 支撑枸杞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中新网银川1月17日电 (李佩珊 屈琳昆)记者17日从宁夏现代枸杞产业质量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已完成筹建,即将验收投运。至此,宁夏建成中国枸杞研究院、国家枸杞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和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三个国家级平台”,合力推进基地稳杞、龙头保杞、科技兴杞、质量立杞、品牌强杞、文化活杞“六大工程”,宁夏现代枸杞产业正朝着种植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市场品牌化、产业形态一体化方向发展。
截至2022年底,宁夏枸杞种植面积为43.5万亩,更新挖减5.5万亩,实际保有38万亩,基地标准化率80%,鲜果产量30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30%,精深加工产品达10大类100余种,综合产值较上年增长10%。
宁夏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自新表示,“三个国家级平台”从科技研发、质量安全、市场培育三个方面集中发力,支撑了枸杞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中国枸杞研究院组建了枸杞资源与遗传育种、生态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质量标准与测试、功效物质基础、产业中试孵化6个研究中心,以及宁夏枸杞创新中心、枸杞技术成果信息化转化应用中心2个转化应用中心。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主要依托宁夏药检院建设,目前已通过中国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资质认证(CMA认证),预计2023年上半年正式运行。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是农业农村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的“部区共建”项目,已建成“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线上交易平台,30多家企业、商户开展了线上交易。
同时,为加强枸杞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宁夏农业农村厅在沙坡头区、中宁县等地创建枸杞农药标准化经营示范门店74家,设立枸杞用药专柜,确保枸杞用药合法合规。2022年,宁夏市场监管厅、林草局全年开展抽检3562批次,枸杞主产县(区)对辖区内生产经销的枸杞及其制品定期开展监督抽检,枸杞生产经营主体按照规定开展自检,以此确保枸杞质量安全,持续提升从“田间”到“舌尖”质量安全管理全过程。(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